MacBook Pro+OneDrive——我的数据云之路

写在前面: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管理笔电资料的参考,注重云储存、多设备查看、本地空间的节省,因为平时工作较忙,文章会利用闲暇不断完善,有了新的发现也会加上,多谢理解
建议: OneDrive 存主要文件和最活跃文件 + 本地存不宜同步的次生文件(由电脑软件产生的如R、LR).

为什么选择OneDrive?

一方面,如果开了Office 365以后OneDrive下载不限速(某云),全平台使用(iOS、iPadOS、MacOS、Windows、Android、网页)且风格统一,界面清爽无广告,微软大厂出品稳定.
另一方面,开启文件随选后,你的云储存体验从此焕然一新: 只要你把文件拖入OneDrive文件夹,既可以选择当作一个本地文件/文件夹随时打开,无关网络(“始终使用设备查看”);也可以选择当作云文件,需要的时候再从云端下载(释放空间).意味着你的所有数据都在云端备份,但是你可以任意选择你最常用的数据本地化储存,且这部分只要有网络也可以与云端随时同步.
用了OneDrive有哪些便利?

先说我的所有数据结构:200G 随时可能用+100G 偶尔使用+1T 百年不用. 200G中有120G是图片且约20M/张.下面介绍的三种方案也是我随着时间转变策略的过程.
1. 不用OneDrive: 200G+100G放在本地,备份靠移动硬盘、其他设备(iPad)无法查看资料,查资料或者给别人分享文件只能开电脑发微信、QQ、邮件.
2. 部分OneDrive: 一部分最常用Word、Excel、PPT、PDF放到OneDrive里,多数还是存本地,备份到移动硬盘的时候很痛苦: 从OneDrive文件夹里复制还要再从本地文件夹复制另一部分.有些文件可以不开电脑,直接从手机和平板用微信和QQ传了,只要有网想看就看,想存就存,渐渐尝到甜头.
3. 全面OneDrive:200G+100G全部存OneDrive. 其中200G“始终使用设备查看”=存本地,另外100G不重要的一部分就可以“释放空间”.
多设备同步与查看: 从此这300G我可以随时用手机或平板查看. 始终与云端保持同步,本地备份的次数就少了.
文件使用跟在硬盘上体验一样: 存在本地的OneDrive文件也不会影响我的正常使用和读取速度(LR、PS、Office). 整个OneDrvie从功能和界面上相当于我硬盘的一个分区.
云端办公脱离束缚: 你可以把其他设备(办公室的某台电脑、家里的Windows台式机)上产生的 异源文档 通过网页版OneDrive或客户端登陆存到你的云盘里. 如果你刚好把某个文件夹“A”设置成“始终使用设备查看”,并且把这些异源文档存到“A”里,当你再次打开你的笔电,就自动储存在本地了,无需单独下载. 也许在5g的时代,这操作就能真正做到无感云办公了,数据都在云上,上传下载只要几秒,办公不再受制于载体.
Office使用的新体验: 登陆你的Office账户, 你可以在Word/Excel/PPT中从OneDrive打开你的文档,扩展了你的使用场景.
哪些是不宜同步的文件?

次生文件,因为会频繁的与云端交换数据,就会导致暂时的网络降速和性能下降.
本人经常使用EndNote,里面有62.53G的资料,我花了2天把60+G资料完成本地和云端同步.开始使用一切正常,后来我发现,没有这波骚操作之前,我的数据同步基本是在我不察觉的时候完成了,现在同步数据,风扇开始起飞了,且后台无操作时也会发生,我仔细打开详情,发现经常有个900M的大文件在与云端同步……想了想,我还是乖乖的把EndNote从OneDrive放回本地.
为什么要开Office 365?

OneDrive和云服务可以速度保障; 享受正版Office软件; 不限速的1T网盘; 一年只要100多块(淘宝).
一路摸索过来也试了好多云方案: WPS(179元365G,最大传1G)、百度网盘(限速、太依赖客户端、贵)、Google Drive(国内不能用)、坚果云(怕有一天)、iCloud(200G、在Windows体验不强).个人习惯,还是搭配百度网盘(5T)做纯备份.

About the Author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You may also like these